图片
小堂清风2025-09-08 07:20图片
一、心无挂碍·触事皆真「一住寒山万事休,更无杂念挂心头。
闲书石壁题诗句,任运还同不系舟。」
(唐·寒山《住寒山》)
禅境:寒山独居,万事皆休,杂念不生。石壁题诗,随性而为,如不系之舟随波逐流。
禅师以身心俱寂的状态,展现“无住生心”的自在。
当念头不攀缘外境,本心便如澄潭映月,自照自明。
「木食草衣心,竹影扫阶尘不动。
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。」
(五代·龙牙居遁《山居诗》)
禅机:食草木、衣藤蔓,心却如竹影扫阶,尘劳不侵。千江映月,月影虽多,月性唯一;万里无云,晴空自显。
禅师以自然物象喻心。
妄念如浮云,真性如月天,拨开云雾即见本来。
图片
二、动静不二·随处安心「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。
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。」
(唐·永嘉玄觉《证道歌》)
禅意:学道者不刻意断妄想、求真理,因为妄想本空,佛性即在无明中。肉身如幻,法身遍在。
永嘉大师以直指人心的机锋,破除“动静二相”的执着。
行住坐卧皆是道场,何须分别动与静?
「千尺丝纶直下垂,一波才动万波随。
夜静水寒鱼不食,满船空载月明归。」
(唐·德诚船子和尚《拨棹歌》)
禅锋:垂钓者垂纶千尺,波纹荡漾,喻妄念纷起。鱼不食饵,喻本心不随境转。空船载月,喻觉悟时心无所得,唯有明月照彻乾坤。
船子和尚以渔钓喻禅。
放下刻意求道之心,当下即是圆满。
图片
三、有无相生·真妄一如「朝看花开满树红,暮看花落树还空。
若将花比人间事,花与人间事一同。」
(五代·龙牙居遁《山居诗》)
禅观:花开红艳,花落虚空,人间事亦如花开落,无常变幻。
禅师以花事喻世相。
执着于“有”则患得患失,了知“空”则不生挂碍。有无相生处,正是觉悟之机。
「世人重珍宝,我贵刹那静。
金多乱人心,静见真如性。」
(唐·庞蕴《诗偈九十七》)
禅解:世人贪爱珍宝,禅师独重内心寂静。黄金扰乱心性,静极则照见真如。
庞居士以对比手法,破除对物质的执着。
外境喧嚣中,刹那的静定即是归家之路。
图片
四、平常是道·日用含真「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
尘劳迥脱事非常,紧把绳头做一场。」
(唐·黄檗希运《上堂开示颂》)
禅髓:梅花香自苦寒来,悟道需经尘劳磨炼。
黄檗禅师以修行喻寒冬。
咬紧牙关突破困境,方能在日常劳作中契入本心。担柴运水处,皆是禅机流露。
「过去事已过去了,未来不必预思量。
只今只道只今句,梅子熟时栀子香。」
(元·石屋清珙《山居诗》)
禅味:过去不追,未来不忧,关注当下。梅子熟、栀子香,时令流转即是真如。
石屋禅师以平实语言,点破“活在当下”的禅理。
砍柴时砍柴,担水时担水,便是究竟。
「煮茗焚香坐小窗,静观万类自炎凉。
莫言佛法无多子,拈起茶瓯是道场。」
(近代·虚云《山居》)
禅韵:在小窗前煮茶焚香,静静观察世间万物的寒暑交替、自然流转。不必说佛法深奥难懂,当指尖拈起茶碗的那一刻,日常琐事便成了修行的道场。
虚云老和尚以最朴素的生活场景示现。
禅不在经卷庙宇的高深里,而在煮茶、观物的寻常片刻中,举手投足皆是与道相融。
哪一句让你在柴米油盐中照见自性?
#禅诗悟道##寒山拾得##禅意诗词##生活禅##东方哲学##诗词鉴赏#
图片
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景盛网-线上正规配资-网络配资门户-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