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真正的肠息肉“克星”不是山药,也不是薏米,而是它,散结消癥、通腑畅肠,肠道息肉、腹胀不适都能调 从医多年,我目睹众多患者被肠息肉所扰。肠道内似有小疙瘩作祟,腹胀不适,大便或稀或结,严重时腹部隐痛,生活质量大打折扣。不少人长期食用山药健脾、薏米祛湿,以期改善肠道状况,可息肉依旧时大时小,甚至有增多趋势,肠道总像有异物梗阻,难受又烦闷。 很多人觉得山药、薏米是调理肠道的万能法宝,天天变着花样吃。但实际上,真正在消散肠道息肉、疏通肠道气机、化解痰瘀积滞方面成效显著的,是一味让不少人稍感陌生的中药材——乌梅。 乌梅这味药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早有记载,称其“下气,除热烦满,安心,肢体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痣、恶肉”。这里的“恶肉”,就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息肉等增生性病变有相似之处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乌梅中的有机酸等成分能调节肠道内环境,抑制息肉细胞的异常增生,促进肠道正常代谢,使痰瘀积滞等病理产物得以排出,肠道通畅则息肉渐消。 当然,中医治肠息肉讲究辨证论治,乌梅虽妙,也需搭配其他药材才能精准施治。 42岁的张先生,肠息肉反复出现2年多,肠道时常胀痛,大便不成形且夹杂黏液,阴雨天或饮食不当时症状加重,平时总感觉腹部有东西堵着,胃口也不好。 初诊时,他舌暗苔白厚腻,脉弦滑,腹部按压有包块感,属于典型的痰瘀互结型肠息肉。平日里他喜食肥甘厚味,脾胃受损,运化失常,痰湿内生,与瘀血相互搏结,聚于肠道,形成息肉。 我给他开的方子以乌梅为君药,配伍半夏、桃仁、红花、白术、茯苓、陈皮等。 中医调肠息肉,并非单纯消除息肉,而是调理整体体质,让痰湿、瘀血不再堆积肠道。乌梅与其他药材协同作用,既能缩小肠道息肉,又能改善脾胃功能,增强肠道运化能力,降低复发几率。 不过要注意,乌梅酸涩收敛,外有表邪(如感冒初起有发热、怕冷等症状)或有实热积滞(大便干结、口臭等)的人需谨慎使用,避免收敛邪气或加重内热。如果你也被肠息肉困扰,建议找中医辨证调理,从根源改善体质,才能真正让肠道恢复健康。 #妙笔生花##中医#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景盛网-线上正规配资-网络配资门户-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